大发官网-全运会为北京争荣誉!首体院这支学生女足不简单

一边在大学攻读学位,一边为北京争得荣誉——今年6月,由首都体育学院女足为主要班底的北京队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五人制女子足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银牌,创下历史最佳战绩。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日前走访了这支校园女足,听她们讲述足球、学习以及毕业发展的故事。

全运之旅:感受北京女足的荣耀与传承

“确实没想到能拿到这枚银牌,这绝对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回忆起这次创造历史的全运会之旅,首都体育学院女足(以下简称首体院女足)主教练赵治治依然激动。

本次全运会群众比赛五人制女足比赛北京队全体队员合影。

今年2月,首体院女足确定将代表北京征战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五人制女足比赛。根据报名要求,最终确定了包括首体校女足现役球员、毕业球员以及首体院附属竞体学院球员在内的11人名单。

由于只有4个月备战时间,赵治治和队员们一分钟也没有耽误。“学校也很支持我们,毕业的队员克服困难到校训练,都会为她们解决食宿等后勤保障。另外还特别为我们在冬天开放篮球馆训练。”赵治治说。

到了赛场,球队的最初目标是晋级前八名。小组赛出线后,姑娘们1/4决赛遭遇劲旅四川队。随队参赛的首体院学生王妍对那场比赛印象深刻,“比分特别胶着,对方最后时刻全力猛攻想扳平,我们就一次次用身体挡住她们的射门,比赛结束后,大家身上都是球印。”

展开全文

王妍在颁奖仪式后戴着银牌留影。

此后的半决赛,打出气势的北京队又以5比0击败香港队。虽然最终在决赛遗憾地不敌以国家队为班底的上海队,但她们仍然创下北京队在这个项目上的最佳成绩。再回忆起颁奖仪式,王妍又一次哽咽,“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真的特别激动,我们为学校、为北京争取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赵治治告诉记者,同期征战老将组的老北京女足,每场比赛都会到场为后辈助威。还有一名从北京自驾前往广东湛江的老球迷,每场比赛都会挥舞旗帜为球队加油,甚至能叫出每一个球员的名字。北京市足协的随队工作人员,也一直为球队做好保障工作,与大家一起拼搏。“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女足的底蕴与传承!”

校园生活:训练学业两不误

以首都体育学院的师生身份代表北京参赛,赵治治和弟子们在赛场外也严格要求自我。赛区每场比赛前为两支球队安排乘坐一辆大巴,北京队一直坚持后上车、后下车。去餐厅等公共场合,姑娘们也都是统一穿着运动服、运动鞋。每场比赛结束,姑娘们都会根据事先拍好的照片把更衣室“复原”,最后一天比赛结束后,她们还为工作人员留下全队签名的感谢卡片。

“我们球队的口号是‘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场上一起拼搏、互助、奉献,场下更要律己,每个人都代表我们的大‘家’。”赵治治说。

颁奖仪式后,北京队全体队员自拍合影。

赵治治已经执教首体院女足12年。这期间,球队在全国各类五人制、11人制比赛中从未掉出过前八名。2020年下半年,她们在全国大学生顶级联赛中获得第三名,去年,她们又在全国大学生五人制比赛中获得季军。

辉煌成绩之外,赵治治也见证了球队的发展与壮大。以前,首体院女足只是针对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定点招生,2015年后,学校开始全国招生。2021年,首都体育学院与北京国安俱乐部签约,共建北京国安首都体育学院女足,进一步拓宽球队发展路径。

“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园足球,各方面支持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多。我常常激励队员说,北京能这身绿色球衣踢球的女孩只有你们。”赵治治认为,校园足球的普及与发展,必然能让足球人口变多,“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职业球员、踢顶级联赛,但是可以通过这个路径上大学,然后找到很好的出路。”

北京队员在比赛中。

很好的出路,靠的是足球特长与学业基础。练球的同时,学习也不能落下。据了解,首体院大一学生在凤凰岭校区上课,但球队训练安排在大钟寺附近的本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各方面不仅协调好通勤,也在必要的情况下安排好网课等保障。

赵治治说,尽管学校有一些奖励学分的政策,但这么多年来,球队里没有一个人用过,球队每年也都有队员考上研究生。“我们要求得严格,她们也很自觉。其实像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学等课程,都对职业生涯有帮助,所以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当被记者问到平衡训练与学业是否有压力时,王妍笑着否认,“大家都互相鼓励、督促。我记得有一次训练和拍摄专业课作业连在一起了,我们就从训练场直接穿着球衣去拍作业了,大家都觉得那感觉特别有趣!”另一名队员熊静表示,体育院校的学习并不算太难,只要多上心就能有收获。

毕业选择:继续反哺校园足球

据赵治治介绍,首体院女足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走进校园,从事体育老师的工作,反哺校园足球的发展。去年在全国大学生五人制比赛中,他还偶遇一名曾经的弟子,“她在河南老家一所高校执教,我其实特别希望她能带队赢了我,那就有‘青出于蓝’的感觉!”赵治治笑着说。

8月,首都体育学院女足参加女乙联赛。

王妍是在安徽家乡的小学校园里接触足球,17岁时,她前往天津一家俱乐部练球,并代表天津参加了2021年全运会。那之后,王妍参加了单招考试,进入首都体育学院。明年夏天即将毕业的她,已经有了职业规划,“我现在正在考教资,想当体育老师,教孩子踢足球。我希望他们一边锻炼身体,一边了解足球,把足球场上的拼搏精神带到生活中。”

熊静也有着相似的路径——她在五年级进入宁波市少年体校开始学球,同样在2021年参加全运会后决定进入大学,体验一直向往的大学生活。去年底,熊静入选国家女子五人制足球队,并在今年5月参加了女五亚洲杯比赛。

首都体育学院女足队员在女乙赛场。

熊静对未来的规划与王妍不同,她对记者说,今年遗憾错过女五世界杯让自己心有不甘,她希望未来能继续追梦,“如果能在国家队,我想以后找一个轻松、自由一点的职业,我还是更喜欢踢球,想再拼一把!”

来源:京报体育

记者:赵晓松

发表评论